全國政協委員、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今年特別關注智慧城市的建設,建議以“交通大腦”為突破口加快“城市大腦”建設。我國在建設城市“交通大腦”過程中,軌道交通領域的技術是否已經自主可控,在世界上處于怎樣的位置?民營企業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才能在智慧城市建設中“掘金”?且聽全國政協委員、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為您詳細解讀。

所謂“城市大腦”,簡單而言就是通過數據來管理整個城市的運行。劉偉建議,要加快以“城市大腦”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,早期以建立“交通大腦”等為突破口搭建首期大腦平臺。目前中國“行”的數字化程度最高,而且百姓對智慧出行的需求很迫切,所以急需“交通大腦”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。劉偉說,中國軌道交通的智能化程度已經走在世界最前列,以北京、上海地鐵為例,站臺屏蔽門管理系統、后臺控制系統等技術和能力已達世界最先進水平。20年前,中國任何一個地鐵屏蔽門控制器都需要進口,如今技術上已做到基本自主可控。比如,廣州地鐵21號線天河智慧城示范站,是全球首座AI智慧車站,其控制系統實現90%國產化。廣州地鐵明年六月份將交付全球首條高速地鐵,時速可達160公里,采用全球首創的全自動駕駛技術。新基建將帶動諸多產業發展,會給民營企業帶來掘金契機。在劉偉看來,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很強,或許成為新基建的主力軍之一,但必須要建立自己的“護城河”,要具備核心技術、有承接百億元大項目的綜合實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