丟失孩子20年,他們是如何僅憑一張兒時的照片,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到失散多年的孩子?也許在過去來說是天方夜譚,但在今時今日卻切實地實現了。近日,佳都科技AI回佳平臺中的人臉模擬成長算法幫助一個家庭找回失散20年的孩子,為他們20年的尋子之路畫上圓滿的句號。
風雨二十載,漫長尋子路
1999年夏,從貴州鎮寧縣來貴陽務工的汪家人跟往常一樣,汪父帶著3歲的兒子回家準備一家人的午飯。期間,兒子提出要上廁所,因為當時租住的出租房比較簡陋,沒有洗手間,需要前往房子附近的公廁。汪父忙著在廚房淘米洗菜,示意兒子盡快去公廁早點回來,卻沒想到此去一別便是20年。
忙里忙外把飯做好后,汪父才想起兒子去了公廁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來,在周圍公廁找了好幾遍,沿著小巷呼喊好幾圈后才意識到,兒子丟失了……
跟所有丟失孩子的家庭一樣,汪家陷入了難過痛苦悲傷的情緒里,也踏上漫長的尋子之路。滿大街尋找、滿世界奔跑詢問,甚至到他們分不清方向的車上尋找微弱的希望,然而卻沒有任何收獲……
人臉模擬成長算法 助力尋回孩子
2015年,汪家人從電視上看到了一個個失散孩子回家的新聞,他們抱著嘗試的心態在寶貝回家網站上登記了尋找孩子的信息。寶貝回家志愿者曦媽媽聯系上了家長,并指導家長在當地公安機關采血入庫。2019年年初,佳都科技與羊城晚報、廣州市慈善會、寶貝回家尋子網共同發布AI回佳平臺。平臺提供了兩大核心技術,第一個是人臉識別技術, 識別率高達99.9% ,每秒十萬次的人臉比對,在海量尋親數據中運用將大大節省人力成本,提高尋人效率,另外一個技術是人臉模擬算法,利用AI算法模擬人臉的成長變化,可以幫助那些失蹤多年的家庭生成小孩成年后的照片,從而幫助他們能夠更有效地尋親。
志愿者曦媽媽馬上意識到,可以利用人臉識別技術來幫助這些失散已久甚至放棄尋親的家庭,便開始整理了一批失聯以及放棄尋親家長的孩子照片,通過AI回佳網中的人臉模擬成長算法生成了小孩的成年圖片,然后在網友提供的人臉庫中做多輪的匹配。
沒多久,AI回佳網的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令人激動的信息,AI算法模擬生成汪家小孩的成年圖片與AI回佳網平臺上某個網友提供的圖片信息匹配度較高,并且關鍵的是:圖片中的男子年齡和汪家丟失的孩子也相近……
寶貝回家志愿者試圖聯系該網友,可能是手機更換的原因一直都沒聯系上,寶貝回家根據網友留下的其他模糊信息求助警方,最終查找到了網友聯系電話,并通過他也聯系上了疑似對象張先生。在志愿者汕頭-心橋的聯絡和協調下,幫助張先生在當地派出所采血入庫。很快,從警方那傳來消息,該張姓男子果然是丟失了20年的汪家兒子。
張先生表示,現在他也有自己的生活,尋親之事并不想驚動養家,而且已經回貴州見過親生父母了,雖然被拐時沒有任何記憶,但他知道他的根一直在貴州,而今也算是解開了心中的結。
風雨20載,變化翻天覆地,縱使希望渺茫,找尋孩子的心卻一直堅定而迫切。而AI回佳網人臉模擬成長算法,幫助汪家尋回了孩子,圓了他們20年來的牽掛和惦念,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團聚的喜悅。是AI的力量,也是科技的力量。AI助力,讓愛回家!
感謝您的留言,我們會第一時間聯系您!